返回
上市櫃公司投資人網站該怎麼做?IR、ESG 與資訊揭露一次講清楚

在協助企業評估 IR 與 ESG 網站時,我們發現一個共同現象:大多數公司的 IR 網站或是專區都已存在多年,但隨著業務成長與資訊揭露要求提升,原本的網站架構往往已經不敷使用,需要更好的結構,才能持續支撐投資人、媒體與主管機關對資訊透明與即時性的期待。

然後只要實際打開網站、一頁一頁看過去,往往會出現一些很熟悉的畫面:

  • 財報藏在比資料夾還要深的地方
  • 股東會資訊散落在三個不同頁面,資料不太一致
  • ESG 報告書好像被塞進倉庫,只剩下一個 PDF 下載連結
  • PDF 命名從「最終版」一路到「Final_v4_最終真的最終」

表面上網站看起來「運作正常」,但對投資人來說,找不到、看不懂,可能比沒有資訊更致命

尤其在資訊透明已經變成基本門檻的現在,投資人網站的角色早就不只是「公司形象」而已,它同時是:

  • 投資人找資料的第一站
  • 媒體查證時的快速入口
  • 求職者判斷這家公司專不專業的觀察點
  • 主管機關檢查資訊是否揭露完善的重要窗口

這篇文章,整理了我們這幾年協助上市櫃、興櫃企業的實務經驗,濃縮成上市櫃公司投資人網站的三大核心重點: IR、ESG、資訊揭露,再加上「易用性」與「底層技術標準」兩個常被忽略但很關鍵的面向。

如果你正在規劃改版,或是想檢查現有網站,可以一邊看、一邊在心裡打勾勾。


一、IR 投資人關係

很多人會以為投資人會把官網從首頁看到關於我們、再看到產品介紹,最後才進 IR 區。

但實際上,我們從投資人與分析師那裡聽到的情況是: 他們不太逛網站,他們只看 IR。

而且節奏非常快——當開始找不到資料,就會開始思考這家公司資訊管理是否透明

IR 必備資訊(真的不能漏)

一個完整的 IR 網站,至少應該包含:

  • 公司治理與董事會架構(含獨立董事)
  • 財報、季報、年度報告、法說會簡報
  • 重大訊息(內容需與 MOPS 公開資訊觀測站一致)
  • 股東會資訊(議事手冊、開會通知、會後紀錄)
  • 股利政策、股價資訊與歷史紀錄
  • 公司沿革、里程碑與基本資料

IR 的關鍵不是畫面,而是「資訊的路線圖」

很多 IR 網站看起來設計感不錯,但可能更重要的體驗是: 我要找的東西到底在不在、好不好找、看不看得懂。

我們在做 IR 設計時,最常處理的其實是這幾件事:

1. 快速的讓用戶找到想要的資料

最實用的方式,是用篩選、查詢。 例如投資人要找「去年的 Q3 財報」,只要選年份+財報,列表就會跑出來,而不是一篇篇往下翻。

2. 文件要能被「辨識」,不是堆在一起

PDF 命名規則看起來像小事,但對投資人都是大事。 建議使用像這樣的格式:

  • 2025Q3-Financial-Report.pdf
  • 2024-Shareholders-Meeting-Handbook.pdf

而不是「報表_final_真的最終版_v7.pdf」。
清楚、一致的命名,投資人一看就懂,AI 也讀得懂。

3. 數據視覺化,比 30 行文字有說服力

圖表往往比文字更有感。 例如營收趨勢、獲利變化、毛利率變化等,如果能以折線圖、長條圖呈現,投資人一眼就能掌握走勢。

我們實務上在協助 IR 專案(相關案例:遊戲橘子的 IR 財務概要)時,會將關鍵指標視覺化,讓投資人打開頁面,可以透過季/年,以及營業收入/營業毛利/營業利益/歸屬母公司淨利的勾選,讓用戶可以一目瞭然透過視覺圖跟表格查看,也可以讓用戶能先有一個整體印象。

4. 做好「版本控管」,避免舊資料亂入

IR 專區很常出現的狀況,是舊版本與新版本資料混在一起。 必要的做法是:

  • 清楚標示年份與版本
  • 舊版本保留,但不與最新版本混在同一列表
  • 內部建立「下架/替換」的 SOP

二、ESG:從「加分題」變成「必答題」

這兩年,我們明顯感受到企業對 ESG 的態度已經不一樣了。

過去比較像是「有做加分,沒做也還過得去」; 現在則變成:

不是做不做,而是做得好不好、說得清不清楚。

很多投資機構、國際品牌、外商客戶,會在拜訪或合作前,先看 ESG 頁面,再決定要不要深入了解這家公司。

ESG 區必備的內容

  • 公司的永續策略與治理架構
  • 最新年度 ESG / 永續報告書(PDF 下載)
  • 環境面(E):碳排放、能源管理、綠電、循環經濟相關作為
  • 社會面(S):員工照護、安全衛生、教育訓練、公益參與
  • 治理面(G):內控制度、風險管理、法遵架構
  • ESG KPI 與量化數據(例如減碳幅度、女性管理職比例等)

ESG 要說「故事」,而不是只放一個 PDF

最常見的情況是:ESG 專區只有一個報告書下載按鈕。 從合規角度來看,這樣「不算錯」,但從溝通角度來看,非常可惜。

實務上,效果最好的是這幾種呈現方式:

1. 把 ESG 變成「可以理解的故事」

用「為什麼做」、「怎麼做」、「做了之後有什麼改變」來描述,而不是只列出條款。 投資人要看到的是:這家公司是不是認真看待永續,而不是只有「打勾」。

2. 用數字與圖卡呈現重點績效

 重點數據可以透過成果圖卡來整理重點,更快速看出投入與成果:

3. 問卷調查功能

問卷調查功能可協助企業更有效率地蒐集利害關係人意見,是現代 ESG 治理與永續溝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透過系統化的問卷模組,企業能以更標準化、更即時的方式掌握利害關係人的期待與回饋,並作為年度 ESG 報告的重要依據 (相關案例: 佳能企業ESG問卷調查)。

功能重點

  • 多題型支援:支援選擇題、單選、多選、量表、開放式填答,可依不同溝通目的任意搭配。
  • 後台可即時統計:協助企業快速掌握回饋趨勢。
  • 可匯出原始資料:方便整合進 ESG 報告書或內部分析流程。
  • 多語系問卷:可依 ESG 國際溝通需求提供多語系版本。
  • 響應式設計(RWD):手機、平板、桌機皆可流暢填寫,提高填答完成率。
  • 品牌化呈現:問卷頁面可依企業識別系統(CIS)調整用色與排版,使體驗更一致。
  • 自動化感謝回覆:完成問卷後可自動顯示感謝訊息或寄出感謝信,提升互動體驗。
  • 安全性與權限控管:支援 HTTPS、安全驗證與後台權限管理,確保問卷資料安全無虞。

4. 年度亮點可視化,不只「請下載完整報告」

報告書可以下載,但頁面本身也可以呈現當年度的幾個關鍵亮點, 例如「三大主題」、「五個重要行動」、「兩個長期目標」,讓訪客先有概念,再決定要不要下載完整版。

三、資訊揭露:即時、完整、可追溯

對上市櫃企業來說,資訊揭露不是「想不想做」的問題,而是「有沒有做好」的問題。

主管機關要求的揭露項目不能漏,也不能慢。

資訊揭露常見需要的內容

  • 即時重大訊息(內容需與 MOPS 同步)
  • 公司治理專區
  • 誠信經營守則與相關制度
  • 內控制度說明
  • 利害關係人聯繫窗口
  • 若有供應商管理制度,也需設置對應專區

資訊揭露背後,其實需要一套「內部流程」

很多企業的網站問題,不是技術做不到,而是缺少清楚的 SOP,導致資訊更新容易卡關。

一般來說,可以從這幾個角色來思考:

  1. 誰負責更新?(IR PM) 實際整理資料、撰寫文字、彙整附件的人。
  2. 誰確認資料正確?(法遵、內控) 確認數字與文字都與內部文件一致。
  3. 誰核可對外發布?(高階主管) 在關鍵資訊揭露前最後一關。
  4. 誰負責上架?(網站管理者) 負責登入後台、上架、測試、確認顯示正常的人。

一旦流程清楚,網站就不會因為「不知道誰要負責」而延誤更新。

四、整體網站的易用性:真正的好用,來自細節

除了 IR、ESG、資訊揭露這三大核心,其實還有一些很容易被忽略,但對使用者非常重要的細節。

1. 全站搜尋要分種類

投資人上網站,很多時候是直接在搜尋框輸入關鍵字。 這時候,搜尋結果如果全部混在一起,很容易造成資訊噪音。

2. 架構清晰、分類明確

投資人不是來欣賞設計,而是來找資料。 所以導航列、側邊欄與麵包屑導覽,越清楚越好。

3. 財務數據不應該只是圖片

如果財務數據是用圖片貼上去,一旦要修改,就會變成「重新做圖 → 重新上傳 → 重排版」的惡夢。

更好的方式是:由後台直接管理數據表格,前端再把表格轉成圖表或表單顯示, 如此:

  • 更新方便、不怕跑版
  • 數據可以重複使用(例如不同頁面引用)

五、上市櫃企業網站的底層技術標準:看不見,但非常關鍵

很多企業談改版,會把重點放在設計或內容, 但實際上,穩定、安全、好維護的「底層」才是最影響長期成本的地方

1. 安全性:先不用花俏,但一定要穩

  • 全站 HTTPS、SSL 憑證
  • 帳號權限分層(IR、行銷、法遵、系統管理者權限不同)
  • 伺服器資安設定、防火牆與基本防護
  • 定期備份與備援機制

2. 效能:速度就是信任感的一部分

  • 首頁與關鍵頁面載入時間要快
  • 使用全球 CDN,讓海外投資人也能順暢瀏覽
  • 大型 PDF、年報等檔案要能快取與穩定下載

3. 多語系:看的是國際視野

多數上市櫃公司至少會需要:
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英文(IR 與 ESG 幾乎是必備)
  • 部分公司會另外提供日文或其他語言版本

多語系不只是「翻譯」,也是「內容同步」與「結構一致」—— 不然英文版與中文版資訊差太多,國外投資人只會更不安心。

4. 更好用的後台:讓 IR 團隊真的敢用

真正好用的 IR 後台,應該要讓 IR 團隊「不需要每次都找工程師」,就能完成日常更新。

例如:

  • 可以自己上架年度財報、法說會簡報與重大訊息
  • 有專門的數據表格管理功能,而不是靠編輯器排表格
  • 權限角色分為:IR/行銷/法遵/管理者,避免誤刪或誤改
  • 支援文件上傳與分類管理

結語:上市櫃公司網站,是企業信任的核心系統

其實改版不是為了變漂亮,而是為了讓網站真正扮演好它在企業裡的角色——

  • 法律與合規要求的承載者
  • 投資人信任與溝通的橋樑
  • 永續與 ESG 形象的展示舞台
  • 面向國際市場的資訊窗口

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該改版,可以先從這三個問題開始檢視:

  1. 投資人是否能在 5 秒內找到他們想看的資料?
  2. ESG 是否被說成故事,而不是只剩下一份 PDF 下載?
  3. 網站的技術與架構,是否已經達到安全、穩定的標準?

如果以上有一題讓你猶豫,那也許,就是重新檢視投資人網站的好時機。

延伸閱讀

聯絡我們